最新公告: 汽车相关行业标准报批公示  关于拟推荐辽宁省科技战线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名单的公示  关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55批)和《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三十八批)拟发布内容的公示  315项行业标准、28项标准外文版及5项标准样品报批公示  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第41批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的公告  今天是2025年5月22日 星期四 
辽宁省汽车工业协会 >> 相关行业

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2022-2-24 来源:中汽数据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动力蓄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回收利用关系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月22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共同编纂完成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在“2021年度汽车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成果分享会”正式发布。中汽数据有限公司生态业务部回收利用研究室资深主管王攀在会上表示,“随着回收体系共享化等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未来动力蓄电池回收或将呈现以集中贮存型网点为主导,新能源汽车个人用户移交电池的形式。”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回收利用研究室室主任李龙辉介绍“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研究成果”

    

    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成效初现


从“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首次纳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到2021年10月,工信部提出将从法规政策、技术、标准、产业等方面加快推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近年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并着力构建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制度体系。

《报告》表示,截至目前,我国先后发布了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20余项政策文件与国家标准,近100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纳入溯源管理,基本实现可追溯车辆管理的全覆盖。同时,建立回收服务网点10000余个,培育45家综合利用行业的骨干企业。

在各级政府和有关企业的积极参与下,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企业积极履责,大力推进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回收服务网络体系,公开技术指导信息,我国实施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效。



    回收主要分为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


2018年到2020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品质得到显著提升,中高端车型市场份额端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更多的优秀企业和产品脱颖而出,落后的企业加速淘汰。“从回收来源可以看出,动力蓄电池回收已经由前期的以研发试验产生的废旧电池为主,逐步转为以新能源汽车退役电池为主。”王攀介绍道,“随着回收体系共享化等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未来动力蓄电池回收或将呈现以集中贮存型网点为主导,新能源汽车个人用户移交电池的形式。”

记者了解到,动力蓄电池回收主要分为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一方面,目前梯次利用产品已在通信基站备电、储能以及低速车等领域实现商业化的应用。“随着替代铅酸电池为目标的成熟商业模式不断涌现,退役电池以整包形式的应用,将是提高整个梯次利用经济性的有效途径。” 王攀表示。另一方面,随着湿法冶金为代表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逐渐成熟、修复工艺产业化进程加快,整个再生利用产业朝着规模化和集中化方向发展。

而从新能源车消费者角度看,目前建立的10000余个回收服务点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部地区等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高的地区,基本上满足了当前退役电池回收的需求。



    从生产到回收 攻克技术瓶颈


《报告》从专业的角度深度剖析动力蓄电池制造、拆解、梯次利用以及再生利用整体技术路径,介绍新技术发展现状以及未来企业攻克目标。

以电池制造技术方面为例,《报告》表示,为适应当前产业需求,电池企业积极开发高能量、高功率以及新型电池。未来企业将进一步加强易回收利用的设计,并全面提升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其中,在电池的预处理技术方面,自动化拆解、破碎分选、智能化解离技术虽然进展较快,但当前看来仍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未来企业将进一步突破退役电池的自动化拆解技术瓶颈,着重提升拆解破碎工艺环节的环保和高效水平。

而对于动力蓄电池的回收,王攀表示,在梯次利用技术方面,未来企业将做好余能检测、拆解重组、性能测试、编码标识、运行监控等工艺流程,着力突破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的关键技术,完善基于“白箱”的历史数据的分析方法;在再生利用技术方面,湿法冶金工艺仍是当前的主流技术,未来将进一步地聚焦突破隔膜、电解液等材料高效回收的关键技术,同时攻关低残值电池的材料高值化利用技术。

分享到:
协会概况
协会简介  协会荣誉  组织机构
协会章程  服务功能  行业自律
社会责任  入会须知  联系我们
专家平台
专家介绍  服务范围  专家讲堂
统计分析 更多>>
行业培训 更多>>
推荐企业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上汽通用(沈阳)北盛汽车有限公司
·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
·沈阳北方交通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铁岭陆平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辽阳康达塑胶树脂有限公司
·大连叉车有限责任公司
·金兴汽车内饰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金杯延锋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
·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
·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金杯汽车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营口宝迪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鞍山新磁电子有限公司
·辽宁海诺建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鞍山衡业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
·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
·大连亚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鸿宇科技有限公司
·万得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铁岭华晨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富奥辽宁汽车弹簧有限责任公司
·大连液压件有限公司
·辽宁华岳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鞍山森远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锦州立德减震器有限公司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沈阳大族赛特维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瑞丰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
·辽宁乾丰专用车有限公司
·辽宁三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辽宁承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沈阳德恒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新光华翔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大连近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锦州瑞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金龙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辽宁天信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大连振荣汽车零部件锻造有限公司
·大连日佳电子有限公司
·东海软管(大连)有限公司
·沈阳一汽普雷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汽凌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辽宁航天凌河汽车有限公司
·大连同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辽宁际华三五二三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辽宁华驰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辽宁专用车生产基地管委会
·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沈阳金龙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睿池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顺丰速运(沈阳)有限公司
·辽宁合力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辽宁广燕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奥拓福水刀有限公司
·爱康普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辽阳奥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营口福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
·辽宁忠大集团
·沈阳海达汽车热交换器有限公司
·沈阳思拓威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沈阳兴岛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一汽客车(大连)有限公司
·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本钢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美行科技有限公司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阜新德尔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瑞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上汽通用(沈阳)北盛汽车有限公司
·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
·沈阳北方交通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铁岭陆平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辽阳康达塑胶树脂有限公司
·大连叉车有限责任公司
·金兴汽车内饰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金杯延锋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
·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
·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金杯汽车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营口宝迪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鞍山新磁电子有限公司
·辽宁海诺建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鞍山衡业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
·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
·大连亚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鸿宇科技有限公司
·万得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铁岭华晨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富奥辽宁汽车弹簧有限责任公司
·大连液压件有限公司
·辽宁华岳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鞍山森远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锦州立德减震器有限公司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沈阳大族赛特维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瑞丰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
·辽宁乾丰专用车有限公司
·辽宁三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辽宁承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沈阳德恒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新光华翔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大连近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锦州瑞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金龙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辽宁天信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大连振荣汽车零部件锻造有限公司
·大连日佳电子有限公司
·东海软管(大连)有限公司
·沈阳一汽普雷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汽凌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辽宁航天凌河汽车有限公司
·大连同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辽宁际华三五二三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辽宁华驰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辽宁专用车生产基地管委会
·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沈阳金龙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睿池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顺丰速运(沈阳)有限公司
·辽宁合力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辽宁广燕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奥拓福水刀有限公司
·爱康普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辽阳奥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营口福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
·辽宁忠大集团
·沈阳海达汽车热交换器有限公司
·沈阳思拓威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沈阳兴岛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一汽客车(大连)有限公司
·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本钢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美行科技有限公司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阜新德尔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瑞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市场
Copyright 2006-2006 技术支持:汽车市场网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