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到2020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品质得到显著提升,中高端车型市场份额端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更多的优秀企业和产品脱颖而出,落后的企业加速淘汰。“从回收来源可以看出,动力蓄电池回收已经由前期的以研发试验产生的废旧电池为主,逐步转为以新能源汽车退役电池为主。”王攀介绍道,“随着回收体系共享化等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未来动力蓄电池回收或将呈现以集中贮存型网点为主导,新能源汽车个人用户移交电池的形式。”
记者了解到,动力蓄电池回收主要分为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一方面,目前梯次利用产品已在通信基站备电、储能以及低速车等领域实现商业化的应用。“随着替代铅酸电池为目标的成熟商业模式不断涌现,退役电池以整包形式的应用,将是提高整个梯次利用经济性的有效途径。” 王攀表示。另一方面,随着湿法冶金为代表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逐渐成熟、修复工艺产业化进程加快,整个再生利用产业朝着规模化和集中化方向发展。
而从新能源车消费者角度看,目前建立的10000余个回收服务点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部地区等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高的地区,基本上满足了当前退役电池回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