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从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和科研院所300余家,产品涵盖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整车、专用车系列产品,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动力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电池原料以及充电、测试、制造设备等。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丹东、鞍山、朝阳等地区,华晨宝马、金杯(沈阳)汽车、丹东黄海、航天凌河、奇瑞汽车大连、大连氢锋客车、比亚迪大连、大连鹏迪、大连宽大、鞍山森远、沈阳德恒、沈阳天鹰、铁岭陆平、辽宁华驰、奥拓福特种车辆、辽宁际华三五二三特种装备、三一重型装备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研发设计、示范推广应用等方面走在辽宁省前列,辽宁省已形成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生产体系。
目前,辽宁省有新能源汽车(工信部公告)整车生产企业10家,改装车生产企业17家,2024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销完成13.3万辆和11.7万辆,产量同比增长2.2%,销量同比下降13%。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均完成11.6万辆,同比下降8.3%和10.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为1.7万辆和133辆,产量同比增长327.8%,销量同比下降97.1%;燃料电池汽车产销146辆和147辆。

辽宁在氢能产业领域储备着雄厚的研发资源,研发能力和创新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作为国内最早从事燃料电池研究的机构,建成了国内首条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属双极板冲压、双极板激光焊接、双极板涂层生产、膜电极生产、电堆组装测试等整套金属板电堆自动化生产线,研制金属板电堆功率密度提升至4KW/L,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中科院金属所研制出不同强度级别的均质化系列抗氢合金及其细径管材、高强度耐高温抗氢合金,并在国家重点工程中获得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新源动力是我国唯一的“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燃料电池产业唯一的“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开发的大功率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模块及系统已形成系列化产品HYMOD-60/70/110/150,HYSYS-70/100/120,可满足不同车型、不同应用场景的功率需求;洺源科技(大连)在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集成控制等技术领域拥有自主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MX系列燃料电池发动机已成功在多款燃料电池公交车、重型燃料电池物流车等车型投入实际应用;2024年12月5日,一汽解放6DV超级工厂在大连正式投产,并发布了其首款氢气发动机产品CA6HV3。大连锅检院是我国唯一能够进行涉氢瓶阀试验的试验机构,并研发出国内首套氢阀氢循环试验装置。

目前,辽宁省在氢气制备、储运、燃料电池及氢能应用等领域积聚了百余家企业及科研校所,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其中,氢气制备环节,聚集了辽宁能源、黎明气体、岩谷气体、鞍钢中集(营口)新能源、辽宁华电铁岭等公司,辽宁能源与黎明气体在鞍山实施的焦炉煤气制氢项目,制氢成本大约1元/立方米,低于日本 2030年制氢成本1.04-1.64元/立方米的愿景目标,此外还有辽宁国氢、辽宁中氢国联等制氢装备生产企业;在氢气储运环节,聚集了黎明气体、岩谷气体等公司,其中黎明气体拥有近百辆专业氢气运输车辆,氢气运辆能力据东北地区首位,此外,佛吉亚斯林达安全科技(沈阳)、阜新德尔、辽宁佳华、林德加氢站设备(大连)等储运氢装备企业 ,其中佛吉亚斯林达安全科技(沈阳)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够生产70MPa储氢罐的企业;燃料电池环节,聚集了新源动力、洺源科技(大连)、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航天三菱、大连锐格、大连天能、大连宇科、大连擎研等企业,其中新源动力是国内燃料电池产业中唯一具备从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到燃料电池整机技术开发、产品迭代等自主创新能力的领军企业,2023年9月20日,航天三菱首款自主研发的4K31THDI氢内燃机在天津大学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点火成功,大连锐格国内唯一一家具有燃料电池测试设备软硬件独立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氢能应用环节,华晨兴达特种车辆(大连)18吨燃料电池车辆运输车已上线运营, 由大连氢锋客车自主研发制造、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全新产品“海豚精灵”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华晨客车(大连)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已经上线运营、辽宁航天凌河已研制出7.5吨燃料电池物流车、49吨牵引车,丹东黄海研制出8.5米氢燃料电池客车,裕翔与大连海事大学合作已研制出船长13.6米,排水量约20吨的燃料电池游船、2024年1月29日,沈航通航研究院新能源四座氢内燃飞机RX4HE原型机(120kW)成功首飞!经初步调研测算,全省副产氢气年产量100万吨左右,可以满足超过20万辆燃料电池商用车应用。并且,辽宁省在船舶、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装备、电力装备等领域处于全国前列,为氢能应用领域的拓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辽宁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增材制造、柔性电子、第三代半导体、量子科技、储能等未来产业。沈阳市把“车联网”作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领域,华晨宝马布局“5G+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领域的创新主体,支持互联网、电子信息等领域企业发展自动驾驶系统、智能座舱、高精地图等智能网联汽车配套业务。在大东、铁西两个汽车产业聚集区间布局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加快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支撑体系。龙之梦交通枢纽至汽车城22KM智慧公交将于8月初运营,同时在汽车城二三环之间区域按照车路协同理念推进建设30KM智慧路网和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构建创新-场景-转化协同发展的智能网联产业生态圈。
东软集团已在汽车电子领域深耕满30年,面向全球汽车厂商提供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与共享出行等领域的全面解决方案、产品与服务。其中,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应用于全球Top30汽车品牌中的85%。
沈阳美行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场景化出行服务有创新型车联网科技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独立车载导航软件提供商,产业比较丰富,不单是导航引擎,还有车联网服务,一体化网联解决方案,智慧城市智能停车场以及互联网出行服务等。
沈阳希科泰科技有限公司是行业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希科泰根据国内外汽车生产商需求,研制各类汽车控制器和计算机辅助汽车控制器实时模拟测试系统,创建国内一流、世界领先、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技术体系。
2021年1月27日,大连金普新区“金普智享•优入无人之境”无人驾驶项目启动,该项目是大连首个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应用项目、东北首个无人驾驶智慧出行服务模式、全国首个复杂车流环境城市主干道无人驾驶运营场景。与此同时,金普新区全面布局“3+1+1”无人驾驶版图,率先在金马路落地无人驾驶示范应用,并推进小窑湾、金石滩等区域场景落地。未来,还将结合金州产业新园和新日本工业团地区域特色,布局应用场景,实现无人驾驶全场景覆盖,打造园区无人驾驶特色产业,抢占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制高点。
2016年10月,北汽新技术研究院与盘锦市大洼区合作的北汽盘锦无人驾驶汽车运营项目正式开始运营。项目在景区内实行车流、人流相分离的运行办法,使车辆与行人不发生复杂的干涉关系,并运用先进的云端控制技术对车流、人流分别进行调控,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V2X车联网技术,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同时,运用“运动空间单独分隔原理”,对车辆之间的距离、行驶速度、双向车辆交汇方式等都做了相应的控制,保障车辆运行安全。而运营车辆方面,搭载北汽无人驾驶技术,经过专业技术团队在车辆结构、性能等方面进行深度调校,以确保所有无人驾驶运行车辆的良好性能和舒适度。游客想要体验,只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APP约车,定位起始地点,之后无人驾驶汽车就会按照预定的时间和地点如约而来。
|